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相亲二十年遇到的奇葩女

第1章 我是我也不是我

发表时间: 2023-02-08

秦地,某农村,大槐树下,围着一圈晒太阳的人。

现在,是初春时节,太阳渐渐有了暖意,人们晒太阳治百病的习俗在这儿传承。

细数之下,600多人的小村子,细数之下,已有80余人成了光棍。

当然,这些数据,包括媳妇跟人跑的;或是外出打工不回来,就那样离了的。村子成了男人国。

我就是这80余人中的一员。

他们都叫我余鹏飞。

我今年39岁,相亲已20年。

今年是何年?

透过树杈,看不出什么。老人翻看皇历,细数日子。

在他们眼中,时日无多。

过一个腊八,长一个叉把;过一个年,长一个船。这是他们口中的俗语。

“鹏飞,你说下媳妇了没?”邻居73岁的老爷爷打招呼。

在我们这条塬上,常年种庄稼,种苹果,农民常年劳作。上了80岁的很少。更别说那上了100岁的。那就是传说中的长寿村。就是平日里听到有90岁的,大都是县城的人。

小病靠扛,大病才进医院。现在,有合疗了,人们才舍得用钱买命。重病,死了算了,不给儿女添麻烦。

“李爷,还没说下。你这人脉广,给我说个,我请你吃羊肉泡馍。”我空口许诺。

“好嘛,成不成,先吃好饭再说。媒婆的嘴,油乎乎。这事没个三四回羊肉泡,成不了。”

“李爷,你先说嘛,有了眉目了再说。”

“不行了,现在女儿娃缺,要你们自己出去找。我现在不比当年了。现在也不出去了,最大可能就是去个永平镇的集。平时,也接触不了人,你还是另托别人嘛。瓜娃,你今年有40岁了吧?没40岁我想也差不多了。”

“38周岁。”

“39个相了,实岁39了,就不要虚报了。”

边上的人也招呼:“余老板,发个烟,他不说我给你说。”

“不吃烟,我回家给你拿,你给我去跑路。”

“那我就不吃你的烟了,我就要吃你现在兜里装的烟。”

我明白,他们是对我的嘲笑。

是啊,从我19岁开始相亲,一直相到了39岁,整整20年,还没有找到一个合心意的。这在他们眼中,就是一个笑话。在我们车头坡,这就是个笑话。

村子因为在第一阶梯,是突出的山体。沿着这条山脉,一直缓慢上升,往上走,就到了甘肃地界。人常说,陕甘一家亲。在乡亲们的眼中,两边都是干旱少雨的地方。在这儿生活,庄稼没有丰收可言。偏偏家乡的人喜欢认死理,爱种地。现在,还是种小麦玉米。连地膜都舍不得投资。

贫穷,越守越穷。

这儿的人,没有外出经商的观念。

这30年,最喜欢外出打工。打工,不需要投资,只要人不瓜,有力气,识字,脑子够用就成。

默默地坐在他们边上,嗑麻子,嗑瓜子,听他们从各个渠道收集来的信息和情报。

“鹏飞,不是爷说你,你长的条正,人又帅,为啥不好好寻个女娃结婚?是不是身体在外面耍坏了?年轻人,要忍住。你在外面打了那么多年工,就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?”

“遇到,人一听是咱这儿的,都不嫁了。”

“唉,就是咱这地方把年轻人害了。要是再这样下去,村里光死人,办白事,不办红事。要不了50年,村子就没人了。这都开年了,天气也暖和了,你咋不出去打工?”

“我等种上玉米就出去打工。”

“年轻轻地,把地包出去,你出去打工就成。现在种地,咱这是旱地,靠天吃饭,除过机耕费,化肥钱,这种地不赚钱。现在打工,也是允许的,你往女娃多的地方出去打工。”

“李爷,我正托人说,打算进煤矿。混个正式工,这一个月赚它15000元,我就不信,还找不到女朋友。找不到女朋友,我都找不到二婚的寡妇吗?”
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人这一辈子,无论如何,都不要放弃自己。钱是慢慢赚的,娶媳妇生娃才是大事。要不咋说成家立业?成家在前,立业在后。不成家,事业干的再大,没后代,人心里没劲。干一辈子白干。你看咱村上马老三家的老四,到现在,年近50岁,连个女娃手都没摸过,这一辈子就毕了。”

听他这样说,我心中有一种迫切感。

给说媒的魏忠臣发信息:叔,你上次给我说的女娃人家不愿意,再有没有苗苗?

“你啊,你这媒把人说的为难。你这娃,钱光上,饭吃上,车包上,图地是个啥?只要人家女娃不瓜认得钱能生养就成。你再这样,我都不好意思给你说这媒了。我不知道别人是咋给你许诺的,我给你说媒,成的希望不大了。”

我发语音:“叔,你好好说,说媒钱一分不会少你的。就要麻烦你多跑腿,多给我操心这事了。”

边上的乡亲问:“你让谁给你说媒?就是忠臣?那个人是个能人。现在说一个媒多钱?”

“5000元。”

“这人能挣这钱。以前在电力局上班时,人家给咱村里通电,电线以次充好,据说,当年赚了10万元。就他一个人。这还是在02年时。你说,那时候的10万元值现在60万元。”

“是啊,当年,咱县上房子一平方才900元,现在要4500元。这人,一辈子闲不住,空里来钱。”

魏忠臣,我们村人喜欢叫他忠臣,不用带姓,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。如果还分不清,就说电工忠臣。要是外村人,或是给外村人介绍,就带名带姓说,电工忠臣,姓魏,魏忠臣。这人现在给人说媒,干这一行,你有需要的话,让给你娃说媒。要电话的话,我这有号。

身边的老人感慨:“这日子过的太快了。想当年,鹏飞他爸还在烂窑洞住。那时人都没钱,为了给这娃结婚,全村人借钱才成了事。当年行份子钱时,都是5分钱,1毛钱份子钱。大多数人给的是白棉布,自己纺的二尺老白布。你看,人家现在这娃都快40岁了,到娶媳妇的年纪了。”

“是啊,当年,鹏飞满月过事时,总管派我们下山挑水。我们一块儿六七个小伙,怪毛那人精明,夹了个辣子馍,争了个小桶跑到前头,下山在河里挑水。咱杨树山沟深,一天一个人从早上到晚上挑6担水,把人累的都不想动了。”

“是啊,那时缺衣少食,娶媳妇容易。没想到,现在到了儿孙手里,女儿娃缺,娶个媳妇把人难住了。钱到位了,就是没人。鹏飞,你回家催你爸,提着礼品去媒人家,给人家好说,把这事当个事办。”

我点点头,仰头看大槐树,它快发芽了,这新的一年又来到了,我39岁了,明年春节,我就40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