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椅,小雨抱着蓝雪花盆栽,站在展厅的“双生星轨”装置前。
屏幕里,顾沉舟站在伦敦的展厅中央,身后是巨大的星芒投影,每片碎玻璃都映着北京的天空。
“这个装置的灵感,来自三个勇敢的女人。”
他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,目光穿过镜头,仿佛落在林晚眼底,“她们教会我,伤痕不是终点,而是光的起点。”
当蓝雪花的投影与星芒重叠时,伦敦的夜空恰好升起一轮满月。
林晚摸出父亲的笔记本,将最后一页撕下来,折成纸飞机。
飞机掠过装置,穿过屏幕,落在顾沉舟脚边——那页纸上,是她新画的星芒,旁边写着:我们的光,终于相遇了。
术后复查那天,母亲在医院花园里种下第一株蓝雪花。
顾沉舟用废金属焊了个花架,形状是交叠的星芒。
小雨蹲在旁边帮忙埋土,忽然指着天上的云:“看!
像不像星星在游泳?”
林晚抬头,看见云层裂开道缝隙,阳光瀑布般倾泻而下,在母亲的白发上溅起金色的水花。
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个雪天,想起顾沉舟在暴雨中吻她的瞬间,想起小雨第一次摘口罩时的笑容——原来所有的苦难,都在为这一刻的温暖做铺垫。
深秋的某个清晨,林晚在社区中心的咨询室里收到快递。
打开纸箱,里面是顾沉舟从伦敦寄来的礼物:一幅油画,画中三个女人坐在废墟上,背后是正在生长的蓝雪花,每个人的肩头都停着一颗星星。
画框内侧刻着小字:致我的星芒们,永远明亮。
母亲在园艺课上得了新的金奖,这次的作品是用旧皮带改造成的花绳。
她将第一条送给小雨,女孩系在手腕上,笑称这是“打败恶龙的勋章”。
林晚则收到了母亲用银戒指融掉重打的项链,吊坠是朵抽象的蓝雪花,花蕊处嵌着父亲的病历单碎片——被磨成了透明的星星。
冬至那天,他们再次回到拆迁区。
新楼已经封顶,外墙漆成温暖的米黄色。
顾沉舟在旧断墙上刻下新的星芒,旁边是母亲和小雨的签名。
林晚摸着粗糙的水泥面,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童谣:星星亮,月亮弯,地上的孩子望云端......手机在口袋里震动,母亲发来张全家福——是用老照片翻拍修复的,父亲的脸上没有伤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