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裴砚忱姜映晚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大婚前夕,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裴砚忱姜映晚 全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江十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后面的话姜映晚没听进去。她满脑子全是晴天霹雳下炸开的那句‘婚约’。姜映晚从未想过跟裴家一直有牵扯,也从未想过,跟裴砚忱将来再有过多的牵扯。老夫人突然之间来这么一句‘婚约’,让她好一会儿没回过神来。片刻后,她缓了缓气息,尽量语调如常地问老夫人:“父亲与母亲从未说过还有一门婚事,祖母,您是不是弄错了?”“怎会弄错?”老夫人话中再肯定不过,“姜家对裴家有救命恩情,当年为了报恩,两家定下了这门婚事。”“晚晚,你祖父与你父母生性豁达,施恩不图报,但救命的恩情和曾经许下的承诺,裴府永远不会背弃,你与砚忱,从一出生开始,就定下了婚约。”说话间,老夫人提到了三年前。话音也多了不少痛色。“三年前,你父母意外故去,祖母本想将你接来裴府养着,但还未派人去...
《大婚前夕,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裴砚忱姜映晚 全集》精彩片段
后面的话姜映晚没听进去。
她满脑子全是晴天霹雳下炸开的那句‘婚约’。
姜映晚从未想过跟裴家一直有牵扯,也从未想过,跟裴砚忱将来再有过多的牵扯。
老夫人突然之间来这么一句‘婚约’,让她好一会儿没回过神来。
片刻后,她缓了缓气息,尽量语调如常地问老夫人:
“父亲与母亲从未说过还有一门婚事,祖母,您是不是弄错了?”
“怎会弄错?”老夫人话中再肯定不过,“姜家对裴家有救命恩情,当年为了报恩,两家定下了这门婚事。”
“晚晚,你祖父与你父母生性豁达,施恩不图报,但救命的恩情和曾经许下的承诺,裴府永远不会背弃,你与砚忱,从一出生开始,就定下了婚约。”
说话间,老夫人提到了三年前。
话音也多了不少痛色。
“三年前,你父母意外故去,祖母本想将你接来裴府养着,但还未派人去,砚忱的父亲也意外身故,那时整个裴府乱成一团,又逢皇权更迭,京城也动荡不安。”
“相比之下,裴府的日子还不如姜府安稳,思来想去之下,祖母便只让人去了邺城,让他们暗中照顾你。”
“如今三年已过,你与砚忱的守孝期也都已满,祖母想着,你与砚忱以后便多相处相处,早些培养感情,祖母命人给你们把大婚办了。”
“这样晚晚以后便是裴家上了族谱的未来主母,别说邺城,就算是京城,也无人敢欺我们晚晚半分。”
姜映晚有想过这份隔了两代的恩情还剩下几分,但断然没有想过,这里面还搅和着一桩婚约。
她没有去看裴砚忱的神色。
也没有去想,他是否跟她一样,抵触这桩突然冒出来的婚事。
在老夫人说完,她抿了抿唇角,很快道:
“谢祖母为晚晚考虑,但是这门婚事,还是作废吧。”
裴砚忱摩挲玉扳指的动作一顿。
他无声掀眸,朝着老夫人身旁软声轻语的女子看去。
老夫人也明显一愣。
“晚晚是不喜欢砚忱?还是在裴家住的不习惯?”
姜映晚压下脑海深处一闪而过的温雅挺拔身影,她半垂眸,对着老夫人说:
“是我已有心悦之人,不宜再嫁进裴府。
“而且——”她声音微微一顿,回头看了眼裴砚忱的方向。
却不曾想,他正好往这边看。
男人眸色漆黑冷暗,两人视线不偏不倚直直对上,姜映晚心口没来由地紧了一下,她迅速挪开视线,避开那道漆沉的目光,才接着说:
“我父母身故之事疑点颇多,裴大人费心为我调查父母双亲故去的真相,已经算是两清了曾经的恩怨。”
“映晚实在不敢再借着曾经的零星情义,强行嫁进裴家,还望祖母能允许废除曾经的口头婚事。”
厅院中静的落针可闻。
老夫人想说区区一句让人调查当年之事的命令怎能抵消曾经的恩情。
这个孙媳她是真的喜欢,自然想让她与自己最疼爱的嫡孙结为连理。
但话音正要出口,又想到她第一句说的那句——已有心悦之人。
老夫人面露惋惜。
然在这时,一直沉默没说话的裴砚忱,黑眸凝着姜映晚,忽然问出一句:
“姜姑娘心仪之人,是哪家公子?”
姜映晚没听出来他语气中的异样。
乌睫半覆,说:“是在邺城相识的旧友。”
两刻钟后,裴砚忱将处理完的、无需再看卷宗直接给了季白。
至于剩下的那卷有缺漏的卷宗,他单独给了容时箐,并道:
“这则卷宗因上任编修的疏忽遗失了一部分,府尹宋大人手中有全部的卷案,容大人空闲了将卷宗送去府尹,交给宋大人便好。”
容时箐双手接过这卷卷宗。
想到什么,他斟酌着裴砚忱这句‘空闲’的意思,问:
“这卷卷宗翰林院还有些细节需补充,补充完才能去送去府尹宋大人那里。敢问大人,这卷宗要的可急?若是不急,下官后日一早亲自去送。”
裴砚忱颔首,面上很好说话,“自是可以,容大人何时空闲,何时便去就好。”
容时箐松了口气,躬身行礼:“多谢大人。”
皇室的卷宗补充细节虽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完成,但半天时间足矣。
裴砚忱扫过他手中的卷宗,端起茶盏,不经意地问了句:
“容大人明日有要事?”
容时箐腼腆笑了笑,如实说:
“并非什么要事,只是明日日子特殊,恰巧又是插花节,下官与旧人有约。”
裴砚忱唇侧的薄笑无声间淡了下来。
他回来后,姜映晚接着抚琴。
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还是如原来那样,裴砚忱处理文牍,姜映晚抚琴,谁也不打扰谁。
只是今日奇怪的是,直到外面天色渐晚,他都没说让她回去,像是忘了时辰一样。
姜映晚抬头看了眼书案前垂眸批文书的裴砚忱,又转眸看了看窗子。
书房中烛火静静燃烧,像时光静止。
但外面的天色早已漆黑。
她不着痕迹地收回视线,指尖拨弄琴弦的动作缓缓停住。
抬眼看向裴砚忱,隐晦道:
“天色已晚,映晚再在大人院中待下去不合体统,不如今日便到这儿,大人继续忙,映晚先行回去?”
裴砚忱放下笔,冷白手指捏着腕骨,抬眸朝她看来。
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半刻。
眼底情绪不明,就在姜映晚以为他要答应的时候,他却出乎她意料地问了一句:
“姑娘着急回去,明日是有安排?”
姜映晚不解他为何这般问,但明日她打算出府,怕临时有事误了约,于是她说:
“听闻明日京城有插花节,想去凑个热闹。”
裴砚忱什么都没说。
薄而锋利的眼皮覆下,掩住眼底情绪,薄唇半阖,指腹轻转扳指,神色依旧平和:
“今日辛苦姑娘。”
姜映晚清楚这是今日抚琴结束的意思。
她很快起身,对他福了福身,行礼告退。
姜映晚离开后,裴砚忱眼底攒聚多时的冷冽,如蔓延的藤蔓,迅速爬满眼眶。
—
回到碧水阁后,紫烟在姜映晚耳边念叨了半宿的插花节,
为了带她出去见见世面,姜映晚第二天特意起了个大早,提前出门了一个时辰,从裴府带着紫烟一路往朱雀街逛,最后才在约定的时辰前一刻钟去了街尾的滦水桥边。
容时箐已经等在那里,见到她们过来,他眉眼染上柔和笑意。
他手中捏着根糖葫芦,朝姜映晚递过去。
“我记得你小时候喜爱吃这个,三年未见,可还喜欢?”
姜映晚清眸中晕出柔色,她像小时候那样动作自然又熟稔地接过来,咬了口糖葫芦,腮帮子微鼓,酸酸甜甜的滋味刹那间在味蕾上炸开。
她笑着弯眸,眼底细碎的光芒璀璨,让人挪不开眼。
嗓音乖顺娇软,“喜欢,谢谢时箐哥哥。”
稳住声线,神色无恙地说:“多谢大人。”
裴砚忱的目光在她身上掠过。
冯氏方才恭维和攀扯关系的奉承话还响在耳边。
天作之合,般配至极?
他寡凉地扯起唇角。
冷眸溢出嘲讽,拂袖离去、抬步离开前,意味不明地对她落下—句:
“希望姑娘与容家的亲事,能如姑娘期待的那般,顺顺利利。”
冷得仿佛结冰的空气随着裴砚忱的离开而逐渐消融,可姜映晚还是觉得逼仄得无法喘息。
她摸不清他方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。
但没来由的,心里总惴惴不安。
心底深处那股强烈的不安与压迫感如有实质,席卷身体的每—处。
良久,她深深吸气,将冷到没有—丝温度的指尖蜷在掌心。
今日定亲,老夫人全程给她操持,她应该回去跟老夫人好好道个谢。
但裴砚忱外出刚回京,回府后自然是要第—时间去见老夫人。
姜映晚怕再跟裴砚忱碰上,特意在府中的荷花池旁磨了好—会儿时间才过去。
老夫人还在前院正厅,她过来时,裴砚忱刚与老夫人说完话离开。
不知他们说了什么,老夫人脸色有些不好看,似有些动怒迹象。
但随着姜映晚过来,这丝怒意很快被压下。
她脸上重新带上笑,朝着姜映晚伸手,示意她过来跟前。
“容家的人回去了?”
姜映晚神色如常地走过来,唇角弯起,“回去了,今日多谢祖母,为晚晚费心费力操劳。”
老夫人语气慈爱,“傻孩子,谁家小辈议亲,祖母不亲自把关的?”
“你跟祖母道谢,见外了不是?”
老夫人拉着她说了好—会儿的话,最后又不忘嘱咐让她好好在碧水阁住着,等从正厅出来时,天色已经不早。
姜映晚没再逗留,直接回了碧水阁。
而正厅中,姜映晚离开后,老夫人脸上—直挂着的柔和笑意却散了大半。
她揉着酸胀的眉心,语气沉了不少,接连长叹好几口气,话中尽是忧色。
跟方嬷嬷说:
“晚晚这孩子不愿意多麻烦裴家,还是有想要搬出去的心,我能看得出来。”
“但若是换了从前,我也就允了她了,大不了将府中的老人调过去几个,好好照顾着,总能相安无事到出嫁。”
“但这次从平乱回来,砚忱明显是不愿再顾忌这份两家情义,甚至连面上的伪装都不愿意再做了。”
“真若是让晚晚搬出去,他若是想做些什么,谁能拦得住他?”
老夫人连连叹气。
想到裴砚忱方才来请安时对待姜、容两家婚事的态度,方嬷嬷也不禁忧心。
跟在老夫人身边这么多年,她看得出老夫人的意思,将姜姑娘留在府中,保障会更大—些。
可换个角度想想,若是裴大人真有阻止姜、容两家结亲的意向,就算将人留在府中,就能拦得住吗?
老夫人这边忧心忡忡,姜映晚那边也始终惴惴不安。
她—直都摸不透裴砚忱的性子,—开始的时候他们尚且还能维持表面的相安无事,可自从她与容家议亲,这层表象的相安无事便开始有了裂痕。
今日裴砚忱森冷阴鸷的反常,更是将这层徒有其表的平静表象撕碎。
好在,从这天过后,裴砚忱虽常常在府中,但两人几乎再没见过面。
姜映晚也甚少再出碧水阁的门。
姜、容两家的大婚定在了初冬。
姜映晚—边准备大婚的各种细节,—边数着日子希望婚期快些到来。
从翠竹苑回来后,接下来一连三四天,姜映晚除了时不时去紫藤院陪老夫人说说话,便不再出碧水阁。
裴砚忱倒是不像前段时间那么忙。
近来除了上朝,大多数时间都在府中。
只不过两人基本没再见过面。
他不差人来喊她,姜映晚受心底那股说不清道不明情绪的影响,也从不主动往他身边凑。
直到四五天过后,曾经在姜府打理田铺的老管事来了京城,姜映晚带着紫烟出了府,去一间酒肆见了老管家。
交代他像多年前父母在时那样,继续帮她经营邺城的几间田铺。
姜家名下的庄园田铺非常多,全部靠姜映晚亲自来打理自然是忙不过来的。
她需要做的,只是将曾经那些信得过的、在她父母手底下干了半辈子、但被姜家旁系无故辞退的姜府本家老人重新召回来,将那些田铺再次交给他们即可。
将事情安排好,从酒肆回来时,正好快到午时。
裴府一众阁楼庭院中,除了各院中的丫鬟仆人张罗着给主子们备膳,府院中很少再见旁人。
就连平时的芙蕖池这一片,在这个时辰,都少有的清静几分。
天逐渐热了,姜映晚未在外逗留,进了府,便带着紫烟往碧水阁而去。
只是不曾想,在路过芙蕖池南侧时,正好撞见多日不见的裴淮州从对面走来。
姜映晚的眉头倏地皱了起来。
她或许是跟这片芙蕖池八字不合。
每每到了这儿,都能猫撞耗子碰见这位二公子。
但人在屋檐下,她借住在裴府,还不能对他视而不见。
姜映晚敛去脸上的情绪。
神色如常地对他福了福身。
“二公子。”
裴淮州脸上很高兴,径直走到她身边,就想拉她的手。
“姑娘客气,不必多礼。”
姜映晚后退一步。
不动声色地避开他的触碰。
裴淮州面色不改,热络地对她说:
“这段时日正是吃鱼的季节,味鲜肉质又肥嫩,恰好今日府中来了一批鱼,我稍后吩咐厨房,为姑娘多备些。”
他刚说完,姜映晚就婉拒,“谢二公子好意,但我不喜鱼肉。”
芙蕖池侧对面的亭台中,三个年轻男子正在品茗交谈。
石桌左侧、一副风流倜傥的青衫男子,刚端起茶盏,不经意间往芙蕖池旁一瞥,正好瞥见池畔的姜映晚和裴淮州。
他唇角多了玩味,目光遥遥落在了姜映晚身上,眼中浸出兴味。
在他右侧懒洋洋撑着身子、有一搭没一搭摇着折扇的段逾白,见这位风流二世祖莫名其妙地定格往远处看,正想说拿着个酒樽傻看什么呢。
还没出声,却先一步听到这厮饶有兴味地开口:
“皇商姜家的这位姑娘,还真是如外界传闻那般,生得一副少有的好颜色。”
段逾白:“?”
亭台和芙蕖池隔的不近,中间青石路的一侧,还有几处崎岖不平的假山。
段逾白的这个角度,正好被假山一角挡住视线。
他正准备起身,亲眼一瞧能被这位流连花丛、处处留情的裴家二房次子裴逸风称赞的姑娘,刚收了折扇,打算绕到另一旁去瞧瞧。
还没动作,就见这个风流浪子找揍似的凑到一直没说话的裴砚忱面前。
声音微微压低几分,满眼兴味地对裴砚忱说:
“长兄,我私下听说,裴家与姜家好像有一门婚约。”
“我虽是裴家旁系出身,但认真算起来,我也算裴家的一份子,不如,这婚约,就给我吧!”
“姜姑娘,我来娶。”
起身起到一半的段逾白:“……?”
而正对面的裴砚忱,听着他这话,侧目睨着他反问:
“你来娶?娶来做妾?”
裴逸风一噎。
正想出言反驳,冷不丁想到自己那几个通房与两房美妾。
他摸了摸鼻子,顿了好一顿。
本想着就当开个玩笑将此事揭过。
但这位姜姑娘的容色确实少有。
他喜欢各色的美人,容貌这般绝艳的,还真想努力一把。
于是梗着声音说:
“这姜家好歹于我们裴家有恩,怎能委屈人家作妾,只要长兄同意,我肯定将这位姑娘抬为正妻。”
段逾白忍不住笑出声,毫不客气地怼他:
“啧啧,你还是别为你们裴家报这份恩情了。把人家姑娘嫁给你,就你这沾花惹草的本性,这可不是报恩,分明是报仇。”
裴逸风忍不住踹他一脚,气道:
“段逾白,你特么不吭声没人把你当哑巴!”
段逾白懒洋洋地侧身,轻而易举躲过了他这一脚。
回过头,裴逸风忍不住看了眼裴砚忱的脸色。
见他神色沉了不少。
裴逸风一声都不敢再提娶姜映晚这种话。
连忙将这份心思彻底捏碎埋进深土里。
在外人看来,裴家这位嫡长子矜贵独绝、清雅无双,是人人称赞敬仰的存在,是所有世家后辈仰慕的楷模。
可也只有真正熟悉他的人才清楚,这位嫡长子真正的性情是何等的狠绝沉厉。
在当初皇子夺嫡的血战中,曾经有一位拥护二皇子的大臣,上一秒还在不知死活地当众挑衅如今的天子、当初的三皇子,下一秒就被裴砚忱一剑割断了喉咙。
如今的天子能成功登位,裴砚忱在君侧不知为君主除去了多少佞臣。
如今天下海清河晏,朝堂一片和睦融洽,以至于让很多人都忘了,三年前皇子夺嫡时的残酷,也忘了这位受尽人尊崇的首辅裴大人,心性又是多么冷戾绝情。
裴砚忱能将偌大的裴家掌控在手中,裴家上下,无人不服。
裴家的兄弟姐妹,也没有不对他畏惧的。
裴逸风喝了口凉茶。
压了压心底的忐忑。
将这事不声不响迅速翻篇,抬头一看,见芙蕖池那边,裴淮州还在纠缠人家姑娘。
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,问裴砚忱,“这位姜姑娘身上,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?”
裴砚忱冷眸看他看过来。
裴逸风无辜地摊手,对他指他侧后方芙蕖池旁的那一幕。
“呶,我先前还好奇这位二公子怎么最近天天在府中待着,原来是有要事要做。”
段逾白倒了杯酒,端着酒杯来到亭台的另一侧,靠着身后的廊柱,朝那边看了几眼。
一语便道破了裴淮州的心思。
“姜家对裴家有恩,姜家嫡亲就剩姜姑娘这一个人,曾经的恩情自然就全数落在了这个小姑娘身上。”
“谁娶了她,谁就相当于承了曾经的恩情,地位自然水涨船高,赵氏曾经那般不体面地进了裴家,她自然想让她的儿子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”
“不过——”
话没说完,段逾白忽然话音一转。
轻飘飘地挥了挥衣袖,转眸看向裴砚忱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意。
“真若说报恩,这桩婚约,也最该落在嫡亲与嫡亲身上吧。”
裴逸风往他这边看了一眼。
随后一同看向了裴砚忱。
眼底是一样的神色。
真正该按照祖辈当年的承诺,接下这桩婚事的,该是裴砚忱与姜映晚。
“这些日子时箐总在我耳边念叨你,说你们曾在邺城—起长大的时光,说这场婚事要办得如何风风光光。”
“在容家时,每每听到时箐各种夸赞姜家的姑娘,我都在想,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,让时箐这般不绝于口。”
“今日—见啊,果然传言非虚,郎才女貌,谁看了都要说—句绝配。”
姜映晚唇角微弯,面带羞赧,“夫人谬赞。”
冯氏笑意温婉,看着面前乖巧柔顺的少女,隔着婚贴轻拍她的手。
“伯母这话可不是谬赞,容家上下都很满意你与时箐的婚事,只待过些时日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进门——”
话没说完,从外进来的小厮对着仪门的方向突然喊了声:
“大人,您回来了?”
姜映晚唇侧的弧度蓦地—滞。
连带着握着婚帖的手指都无意识地僵了—下。
她下意识转头,往后看去。
—身墨色锦袍的男子立在仪门旁,黑眸微敛,气息冰冷,唇侧似挑未挑,漆黑如渊的眸子正定定看着这边,不知来了多久。
冯氏的话音也停住。
南部边界动乱,当朝首辅亲率人前去平乱的消息京城无人不知,冯氏没想到今日竟还能碰到恰巧回京的裴砚忱。
但短暂的意外过后,她迅速转身,往前走了两步,殷切地与裴砚忱攀谈。
裴家在整个朝堂的威望与地位无人不知,更也无人能及,对于这位平时少有交集、甚至以容家的身份都未必能攀上关系的天子重臣,冯氏自然想凑着这个意外而来的绝佳机会,与裴砚忱攀几分关系。
“这么巧,裴大人竟是今日回京?”
冯氏对待裴砚忱时,温婉柔和的脸上明显多了奉承之色,并且她每句话,都有意无意地拉近容家与裴家的关系。
希望日后容家能与这位权势滔天的首辅大人攀上几分关系。
“方才在定亲之时,老夫人还说着想收姜姑娘为义孙女,也就是裴大人的妹妹。”
“姜、容两家结为连理,姜姑娘与裴家又有如此缘分的渊源,几家喜上添喜,今后要多走动才好,在婚期时,更是希望大人赏脸来多喝几杯喜酒。”
冯氏话语不停。
而裴砚忱听着这声‘妹妹’,眼底冷芒更重。
他似笑非笑地看向姜映晚。
旁边冯氏已经开始通过姜映晚和容时箐的婚事来拉近关系。
听着那—口—声的‘天作之合、般配之极’的话,裴砚忱冷扯了扯唇。
薄唇半阖,语调不明:“确实般配。”
冯氏没听出裴砚忱这话中的异样,还以为他是真心觉得这桩婚事般配。
脸上神情越发高兴。
但她也没待太久,清楚裴砚忱刚回京,这时候不便多打扰。
她回头又看了眼自从裴砚忱来后,便没再说过话的姜映晚,并未多想,很快便笑容满面地提出了离开。
冯氏与媒人走后,原本热热闹闹的院中—下子静下来。
裴砚忱往里走了几步,对于这场刚走完定亲过场的亲事并未阻止。
只冷眼扫过她手中的婚帖,压着眼底的森冷,似笑非笑地对她说:
“恭喜姑娘,得偿所愿。”
姜映晚心底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。
这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将那日在翠竹苑书房中,随着时间被遗忘、但未曾消散过的不安与压迫全部勾了出来。
她呼吸无声滞住。
握着婚帖的指尖都发紧。
轻垂下眸,努力压制这种自心底深处涌起的不安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