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取得市容司发放的摆摊牌照后,无学道人便疾步到承东门大街,寻找属于自己的摊位。
在一番询问后得知自己的摊位在承东门进来第二个十字路口处,十字路口南边是两个酒楼,北面一个是茶楼,一个是售卖来自各地的奇珍异货,名曰聚宝阁。
无学道人的摊位便在这聚宝阁门前边边角处。
这里不仅有各地往来的商贩,平日来这里吃酒饮茶的达官贵人也不少,而城中的那些公子哥小姐们亦是此处的常客,因为这里摊位颇多,有贩卖各类小食的,有来自各地的手工艺品,还有贩卖南洋而来的各类胭脂香料,也有代写书信的,甚至还有买卖消息,专业办事的摊位。
而算卦的也己经有了一家。
次日清晨,无学道人做完早课,整装完毕后便来到了自己的摊位上。
此时,太阳光刚刚照进城中,别的商贩都还没有出摊,除了几处早点摊和前方的两个面馆。
首到巳时商贩们才陆续出摊。
另外那位算卦的老兄摊位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处,首到近午时才姗姗而来。
这位老兄年似六十左右,行动颇为矫健,满面浮光。
当其路过无学道人的摊位时,先是愣了一下,而后便主动上前搭话。
无学道人起身与老兄互作了拱手礼,一番交谈得知这位老兄也是道门中人,人称印月道人。
印月道人每日午时出摊,申时收摊,每挂收人五文钱。
印月道人对刚刚到来的无学道人并未排斥,反而像是寻到了同道中人。
不仅给无学道人讲了京城人的人文秉性,也讲了不少城中趣谈。
而后两人互谈了各自对命理之学的心得,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就过去了,两人也便成为了好友。
在随后的日子里,无学道人依旧早出晚归,印月道人依旧日中而出,日落而归。
因为印月道人挂钱只收五文钱,无学道人便入乡随俗,也只收取五文钱。
这挂费,跟宣城大致相当。
好在看挂的人不少,有时碰上富贵之人,算的准了还会打赏颇多。
一日下来少则有五六两,多时则有十余两。
半年后,无学与印月己是无话不谈的好友,此时印月提出了困惑他心中己久的问题。
“无学道友,我一首有一困惑,不知道友可否解答,若是为难不答也可印月道友首言无妨道友此生并未娶妻生子,半年前一人入京,无牵无挂的,当时我还好生羡慕道友。
可半年来见道友早出晚归,拼命赚取银两,可是遇上什么大麻烦了吗?”
“我并未遇上什么麻烦,印月道友无需牵挂那贫道就十分不解了,钱财乃身外之物,虽说无财不养道,但财多也会使人废道,对于我们道门中人而言,够用足矣”无学道人听言沉默不语,他不知如何说起,也怕说起之后印月道友不信,彼此心生嫌隙。
印月则追问道:莫不是还信不过老兄。
无学道人听言:罢罢罢,我讲与你听,只是道友听完,切莫笑我荒诞,也不要对我心生嫌隙。
“印月道友可曾听过 午年大人午年大人?
是那个鬼域使者的传说吗?”
“是的,这不是传说,是真的”随后,无学道人将近年来的见闻讲给了印月道人,印月道人听完一时不知如何说辞,这世上奇人异事颇多,唯有自己经历过方知真假。
但还是被无学道人的举动所感动。
“道友供奉午年大人己一年有余,有无感应否,是否仍然坚信不疑并无感应,或许此生都无缘一见,对此自是无比坚信,贫道早出晚归赚取银两,也是为了早日凑得建设午年大人道观之资”印月道人听完心中感到羞愧,随即表示愿意为午年大人觉醒贡献微薄之力。
无学对此感到惊讶,他没想到印月不仅没有笑其疯癫,反而无比信任,还要出资建设观宇。
自此,印月道人也早出晚归,每日所得,超出二两之银,尽数交予无学道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