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优质全文阅读重生大明:开局抄了八大蝗商!》,由网络作家“画凌烟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无删减版本的军事历史《重生大明:开局抄了八大蝗商!》,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,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画凌烟,非常的具有实力,主角张凡崇祯。简要概述:!魏公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,连杀天启帝的儿子这种事他都敢干,你区区一个福王,算老几?这一天,魏公公带着东厂的狗腿子们,慢条斯理走了进去。福王一看是魏公公来了,立刻就开始哭诉骆养性的卑劣无耻。魏公公听完后,也跟着福王一起骂骆养性的卑鄙无耻。骂着骂着,魏公公突然很温和地说道:“福王,您看这根白绫,够不够弄死您的?”......
《优质全文阅读重生大明:开局抄了八大蝗商!》精彩片段
管家着急啊,团团转。
“大王,世子好像被锦衣卫给抓住了。”
“哼!谅他们也不敢做什么!”福王脸色阴沉,穿着蟒袍,向前面走去。
“去把府里所有人都叫出来去接旨吧。”
“是。”
不一会儿,朱常洵便率领福王府上上下下到了门口。
骆养性骑在马上,手里拿着圣旨,朱由崧在一边。
他见福王出来了,立刻道:“父王,这群人杀我们的护卫,还让我们的粮食被那些刁民抢了!”
福王毕竟活了三十八岁了,虽然对当今天子不满,但还不敢在锦衣卫面前表现出来,他怒斥了自己的儿子,然后笑脸道:“天使见谅,犬子不懂事。”
骆养性面色冷清,打开圣旨,道:“福王朱常洵接旨!”
王府上上下下都跪拜下来。
“奉天承运皇帝,昭曰:福王朱常洵深明大义,赐良田三千亩,钦此。”
这大概是明朝最简单的圣旨了,就一句话。
但往往越简单,背后越复杂。
朱常洵微微一惊,不对啊,北京不是都在说本王要谋反么?怎么小皇帝还跟本王赐田了?
福王有些懵逼。
一边的朱由崧一听皇帝又给自己家里赐田了,心里别提多高兴。
骆养性道:“大王接旨吧。”
“臣接旨,谢陛下,万岁!”
朱常洵接过圣旨,道:“天使里边请。”
骆养性便跟着福王一起向王府里走去。
骆养性不由得感慨,福王果然是有钱啊,这豪华程度,都快赶上紫禁城了!
到了客堂,福王命人上了茶。
双方寒暄了一会儿。
骆养性道:“朝中最近有人乱嚼舌头,陛下让我给大王带个话,不要被影响了,陛下是绝对不会听信谗言的。”
福王大为感动,道:“替本王多谢天子。”
突然,一个侍女,托着一个木盘,急匆匆走了进来。
也不知道为什么,这个侍女居然能一路畅通无阻走进来,也没有人检查她。
她到了客堂,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,她突然跪在地上,道:“请大王,不,请陛下更衣。”
福王微微一怔,正准备呵斥这个小人怎么突然闯进来了,一听这话不对头,脸立刻阴沉下来。
其他人也大惊失色,骆养性也沉声道:“你刚才叫他什么?”
那侍女认真道:“陛下!”
洛阳立刻站起来,将木盘上的纱巾拉开,里面竟然是龙袍!
这下把福王的下巴都差点惊掉下来。
一边的朱由崧也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了。
什么情况这是!
骆养性的脸也阴沉下来:“大王,您这是要登基了么?”
“天使,这是误会,来人啊!把这个贱人拖下去打死!”
“慢着!”骆养性一把将人拉过来,锦衣卫立刻将人保护起来。
“大王,谋反可是大罪啊!”
“天使,本王……”
“来人,将福王抓起来!”
这前前后后来了一百多个锦衣卫,外面的人听一声令下,立刻都拔出刀,似乎之前都商量好了。
朱常洵彻底懵圈了,这到底是什么情况?
三天后,八百里加急的快报被送到北京。
福王谋反证据确凿,从福王府里搜出龙袍一件,铠甲十副,又从洛阳搜出五十件甲胄。
一时间,朝廷震动。
朝中要弄死福王的呼声再次到了浪尖上去了。
为什么福王一出事,大臣们就争先恐后要弄死他呢?
这事其实也有前因。
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和他最宠爱的郑贵妃生的,万历对这个儿子非常喜欢,想把皇位给他。
但是这不符合嫡长子继位的传统,大臣们就不干了。
万历年间的大臣都是哪些人呢?
东林党的全部骨干都在万历朝。
于是,这件事大臣们和皇帝争了十几年,最后万历皇帝终于妥协了。
算了,朱常洵同学,你就住洛阳吧,老爸多给你点钱,好好过下半辈子也好。
这就是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。
有了这个前因,那东林党是一直很讨厌福王的,在他们眼里,郑贵妃是要破坏祖规,福王就是合谋者。
眼下,崇祯的朝堂上,一批东林党人已经回来了。
那他们当然是要抓住这个机会,狠狠扳倒福王,永绝后患。
再加上温体仁温部长在这里添油加醋,京师已经炸了锅了。
于是啊,皇帝在“被迫无奈”之下,拟了一道圣旨。
什么圣旨?
赐福王自尽,凡福王府血脉宗亲一律问斩,且没收福王府全部家产。
崇祯在“悲痛”中拟下了这道圣旨,并且发了一部慰问手谕给其他亲王,意思就是各位叔叔们,你们不要紧张啊,朕刚赐了福王三千顷良田的,朕绝对不是故意针对他,只是他家里都搜出龙袍了,朕也没有办法啊!
这件事到目前为止,办得非常顺利。
福王朱常洵当然不愿意自缢,他奏疏表示自己是冤枉的,但是锦衣卫已经上门开始抄家了,户部的官员已经抵达开始清点家产了。
这一切,好像都是排练好了一样,大家按照流程来走一遍,似乎就结束了。
福王在憔悴中挣扎,不愿意死,他知道,自己不愿意死,谁也不敢动手,因为谁动了这个手,就背上了杀宗室的罪名。
反正福王府有吃的有喝的。
福王以为这样就没事了,但他太低估崇祯的节操了。
崇祯是个有节操的人吗?
没有!
几天后,东厂提督魏公公就到了。
魏公公是个有节操的人吗?
更没有!
魏公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,连杀天启帝的儿子这种事他都敢干,你区区一个福王,算老几?
这一天,魏公公带着东厂的狗腿子们,慢条斯理走了进去。
福王一看是魏公公来了,立刻就开始哭诉骆养性的卑劣无耻。
魏公公听完后,也跟着福王一起骂骆养性的卑鄙无耻。
骂着骂着,魏公公突然很温和地说道:“福王,您看这根白绫,够不够弄死您的?”
福王一怔,还没有反应过来。
一群东厂的狗腿子就把白绫缠在了福王的脖子上。
福王就在魏忠贤温和的笑容中,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张维贤爵位英国公,最尊爵位。
实际职位,京卫总督,领京师三大营,辖京师二十六卫所。
兵部右侍郎协助管辖。
不过兵部最多也就负责统计人数名额,报给吏部,按时发配军饷,起到的实际作用不大。
而张维贤是名副其实的京卫最高统帅了。
在明初,京卫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。
朱元璋北伐蒙古,朱棣五次征讨草原,都是率领京卫。
不过在朱棣的时候,京卫出征被编制为三营。
不管如何,那都是钢铁雄狮,所过之处,势如破竹。
但是,经历了两百多年,京卫已经彻底堕落。
张维贤拿着这支部队,可以在天启年间让魏忠贤不敢动自己。
但这并不代表在崇祯时代,皇帝要动他,就不能动了。
事实上,如果白杆兵不进京,崇祯还真没有底气动他,要从军事上做改制,若是张维贤硬撑,崇祯也是没有办法的。
但秦良玉来了,孙传庭又在如火如荼练新军,这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而且,闹出了通州卫千户刺杀朝廷部院大臣的丑闻,皇帝更有理由来整顿京卫,已经由不得张维贤再抵抗。
四月下旬的时候,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将最新的京卫所情报呈递上来给崇祯。
上面呈现出来的内容并不复杂:京卫十卫九空。
意思就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还在,其他的都是空额,一共也就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人。
而且一半是靠钱买进来的老弱病残。
平时他们就去帮别人搬搬东西,运运货物。
更夸张的是,三千营的马,朝廷大臣来了,想借走就借走,有的人甚至借走了就不还了。
这是公然占用国家资源啊!
李邦华用两个月的时间,就把京卫目前的状态全部调查清楚了,可谓是执行力爆表。
接下来,他提出了一揽子的改制计划,大致有这样几点:
一、先从整顿空额开始,在兵部,将所有空额全部划掉。
二、从边军中调立过战功的军官回京卫任职军官,原来的军官一律滚蛋回家。
三、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,纳入军法之中,全军严格按照训练计划执行,兵部定期检阅,违反者斩!
四、将老弱病残裁掉。
五、卫所定期举办比武大赛。
崇祯看完后点了点头,然后在上面又加了几条:
一、列军歌。
二、废除京卫屯田。
三、制作统一的军旗。
四、成立监察厅,掌宪兵,管军纪,立军事法庭。
五、建立军事学院。
李邦华一看皇帝的回复,顿时大吃了一惊。
这些和传统的兵法似乎不太一样啊!
一时间,他也不知道其中具体如何操作,便硬着头皮进宫去请教皇帝。
什么军歌,什么统一军旗,什么监察厅,还有军事学院,这些以前的书籍上从未记载过。
“军歌可以凝聚人心,振奋人心!”
“军旗是全军的魂!”
“监察厅的宪兵,是管理军队纪律的衙署,士兵和军官犯事后,由监察厅的宪兵审讯,这样能防止武将私有化军队。”
“建立军事学院,就是要为大明培养源源不断的军事人才,人才是需要储备的!”
听完皇帝的一番话,李邦华深感震撼。
没想到皇帝对军队治理的理解,比自己还要深刻多了。
“有士气的军队,有军魂的军队,才能打硬战!”
“忠烈祠朕已经准备好了,凡是为大明牺牲者,皆可进忠烈祠,家属必有抚恤金,把这些写在军规里,让每一个人都知道。”
崇祯侃侃而谈:“越是透明的制度,越能让人安心,越能防止腐化!”
崇祯和孙承宗、阎鸣泰、李邦华三人促膝长谈。
听完后,三人还是有些不习惯。
不习惯没关系,崇祯把这一套已经告诉给孙传庭了。
孙传庭这个以前从来没有带过兵的新军官脑海中没有固化的思维,他倒是一下子就接受了。
崇祯也不着急让李邦华立刻就按照自己的去办。
他第二日,又带着锦衣卫去了御林卫。
御林卫已经扩招到三千人,第一期的目标是六千人,为第一军。
在新军中,崇祯将名称废掉了,例如三营五军中的左哨军,这样太难记,并不利于庞大的组织架构管理。
越简单的东西,越容易记住,越容易记住,就越容易管理。
御林卫的第一军是重步兵,统一着重铠,持有雁翎刀,佩长枪,腰间还有短小的笔刀。
长枪列成枪阵,可以对抗鞑子、建奴骑兵的冲锋。
为什么御林卫的第一军不用火枪?
第一、明代这个时候的火枪技术还不成熟,火铳射程和威力都很一般。
而崇祯现在需要一支见效快的精锐给京卫做示范。
他信任秦良玉,但却不能依赖秦良玉。
毕竟,人一旦到了权力中心的位置,可能会变,如果过分依赖,迟早会出问题。
所以,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军队,是必须尽快出来的。
否则怎么去威慑边军,怎么去重振京卫?
崇祯骑在马上,巡视了一转御林卫。
每一个人都站如松,身姿挺拔,神气昂然,目光坚定。
崇祯翻身下马,在御林卫面前走了两转,神色坚毅,大声吼道:“儿郎们,你们辛苦了!”
御林卫三千人齐呼道:“吾皇万岁!大明万岁!”
孙传庭就在皇帝旁边,他神色肃然。
这种仪式感的东西,也是崇祯告诉他的。
这种看起来不能上阵杀敌,但其实可以振奋人心,可以形成精神力量,且规范所有人的行为。
军队不是一般的地方,军队的三千人,动起来必须得像一个人一样。
这样的军队,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,行动力、执行力、坚韧力才强。
崇祯又道:“朕知道你们很辛苦,朕也很辛苦,朕每天都在操心大明百姓吃饭的问题,操心你们的军粮问题!但朕觉得值得!大明有你们这样的将士,是朕的骄傲!朕以后,就要带着你们,去把建奴和鞑子打得连他妈都不认识!”
最新评论